李商隐爱情诗中的不同元素,寄托不同情感

摘 要

  以“物”的描写来作为象征元素的,早在屈原的 《离骚》中就出现了,他以“香草美人”为对象,象征 对真、善、美的追求。李商隐的爱情诗中同样也出现 了以“蝶”为元素的象征。

以“物”的描写来作为象征元素的,早在屈原的 《离骚》中就出现了,他以“香草美人”为对象,象征 对真、善、美的追求。李商隐的爱情诗中同样也出现 了以“蝶”为元素的象征。据统计,李商隐以“蝶”为 标题的诗共有 29 例,除《锦瑟》属“庄生梦蝶”倾向 于虚静无为外,其他绝大部分均属“韩 凭 夫 妇 化 蝶”,均隐含以蝴蝶为柔美、爱恋、寻觅、无望乃至悲 剧的象征意义。董乃斌在《李商隐诗的语象———— 符号系统的分析》一文中,对于“蝶”的元素的运用 在文章指出“一个作家在其作品中较多使用何种字 词,可以窥见作家审美情趣的个性特征。”

作者抓 住“蝶”这一意象探讨其象征意义,在这里“蝶”就被 赋予了很深的情感因素,象征着不同的感情态度,阐 释不同的情感。作者考察了“蝶”的源流是“庄生梦 蝶”和“韩凭夫妇化蝶”。指出前者“是抒发苦闷、灰 心、迷惘、失落、幻觉乃至幻灭,以及由此引致的消 极、颓唐、放旷、无为等心态的习用典故”。后者则 成为美丽纯真、贞洁和爱情的化身。例如《锦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此诗接连用了几个典故,第一个用《庄子·齐 物论》中“庄生梦蝶”的典故,表现出人生的迷惘和 彷徨; 第二个用《华阳国志》中蜀王望帝化为杜鹃, 一到春天就咳血的典故,蕴含的是一种苦苦追寻而 又毫无结果的悲哀; 第三个用《博物志》里海中鲛人 泣泪成珠的故事,感伤意味浓厚; “蓝田日暖”、“良 玉生烟”,也是着意形容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朦胧 虚幻美景。这样,四句中的典故便传达了迷惘、悲 哀、伤感、虚幻的情绪体验。

此诗说明一种理想化的 盛景,一种最佳的状态,是人所向往的。只可惜“蓝 田日暖,良玉生烟”,这种境界是极壮美极宏伟的, 是理想中的美丽,是想象中的奇妙是一种理想化的寄托与存在李商隐创作大量的爱情诗,与其自身的情感经 历是分不开的。据陈贻先生考证,李商隐一生经历 了三次波折起伏的感情生活: 与宋华阳的道山仙梦, 与柳枝姑娘的难圆情缘,与妻子王氏的伉俪情深。 “他一生似乎都在追寻着爱的理想,为爱而生、因爱 而死”,“三次爱情经历,得意与失意,欢乐与痛苦并 存并生,造就了一代伟大的爱情诗人和卓绝一世的 爱情诗歌”。

这些经历让他把深深的情感注入到了 爱情诗中,无论是通过何种情感元素来描写爱情都 显得那么的缠绵悱恻,即使是隐晦迷离,又或者是难 于解索,几乎每首诗歌都让读者“爱不释口”。 据学者的研究,依据李诗抒情的对象,将其爱情 诗的境界分作三种类型———写给婚前恋人的,缠绵 苍茫、色彩暗淡; 写给妻子王氏的,纯洁明丽、情深意 笃; 而对无确定抒情对象的,则含蓄朦胧、委婉曲折。

这里第三种,应该是指李商隐爱情诗中具有象征美, 梦感美的一部分。这些爱情诗的抒情对象不确定, 抒发的情感也不尽相同,所以它们呈现的是不同的 画面、不同的情境。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试想,李商 隐是个情感丰富的人,在经历了从初恋的天真浪漫。

到婚后与妻子的心心相印,再到与爱人阴阳两隔的 情感波折后,无论是从与柳氏初恋的时间的层面来看,还是婚后与妻子的情深意笃层面来看,在时间的过程当中,他都是饱经痛苦,跌跌撞撞的,在内心的 情感受到创伤之后,他无力抗衡这个“时间”,因此 他开始通过把在时间层面上无法达到的情感,转移 到空间的层面,把对理想中的爱情寄托到无对象的 第三种层面去,通过时间层面穿透到空间层面,去释 怀和重生。因此他的诗歌在客观时间、空间限制有 所突破,形成时间回环跳跃,空间往复变换的特点。

也难怪董乃斌在《精神自由的强烈呼唤———论李商 隐的主观化倾向》一文中指出“由此观照义山诗对 题材的选择和处理,对客观时间、空间限制的突破, 并指出主观化的倾向在李诗中具有渗透性、弥漫性, 深潜于其诗的肌理血脉中,遂成为义山诗风格的基 本特征且为其诗所具有其他多种风格的基础”。例如《无题》:

锦瑟无端午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是李商隐用“倾诉式”的写法表现心中 的苦闷,嗟叹爱情的今昔相隔。首联时间性、特异性也就越接近诗歌的真谛。”楚辞之所 以能成为典范之作,也许就是因为它离诗歌的真谛 最近吧!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